联系我们
17501603800

上海港,作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领先的超级大港,其危险品操作能力,尤其是对高技术含量的锂电池及新能源车的进出口管理,始终代表着国内顶尖水准。这类产品蕴含的能量密度高,运输安全要求极为严格。
核心挑战与精准应对:
认证壁垒: 锂电池出口必备的UN38.3测试报告、1.2米跌落试验报告及符合IMDG规则的危包证(或箱证),是确保运输安全与合规放行的基石。任何环节缺失都将导致无法出运。
特殊包装与操作: 新能源车(UN3171)需使用专业SOC箱(货主自备箱)或框架箱装载。车辆固定、电池防短路保护(如断开低压电、绝缘处理)、电量控制(建议低于30%)等操作细节直接关系到海运安全。
精准申报与隔离: 准确申报锂电池类别(如UN3480, UN3481)、瓦时数、车辆型号等信息。集装箱需严格按危规隔离要求堆存,远离热源并张贴醒目危险品标志。
全链条高效流转:
从订舱环节的船公司危险品舱位审批(DG Approval),到专业的仓库内装(防静电环境、规范加固)、集港前完成危申报(EDI数据报送海事局)及报关(备齐MSDS、装箱单、报关单等),直至安全配载上船,环环相扣。选择经验丰富的服务伙伴,能显著规避因操作失误导致的甩柜、退关风险。
价值所在:
高效、透明的上海港锂电池及新能源车物流方案,不仅能保障货物如期交付,更能有效管控国际运输中的高额风险,是企业拓展全球市场的关键支撑。深入理解产品特性与法规动态,选择专业服务,是打通出海通道的核心竞争力。